紫外线消毒灯广泛用于医疗卫生机构、生物安全实验室、托幼机构、学校等场所的常规消毒,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起了重要作用。与化学消毒剂相比,紫外线灯具有杀灭微生物谱广、直接照射、消毒高效迅速、无二次污染、不易产生耐药性、消毒后物品可以直接使用等优点,适合多数场所的使用。但是,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效果受环境条件、灯管辐照距离、辐照时间、空间内物品摆放情况等因素影响,以紫外线杀菌灯的照射强度最为关键,不同条件下的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不一。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紫外线灯使用与监测时应关注的细节。
一、紫外线灯消毒医院的应用范围
广泛应用于空气和表面的消毒,值得注意的是切勿选择紫外线灯对铅衣、铅帽、铅围脖等辐照消毒,影响以上防护用品的使用寿命。
二、紫外线灯的规范使用与管理
1.建章立制:明确消毒时间、使用要求、擦拭要求、监测频次及相关记录事宜,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要求,及时完善相关使用记录、擦拭记录及监测记录。
2.人员培训:对所有需要配置紫外线灯的科室人员进行紫外线灯相关知识培训,人人掌握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与维护。
3.合理配置与安装:关于紫外线灯数量配置应满足≥1.5W/m³,所以安装前应知晓房间面积及高度,由此评估配置紫外线灯管数量,房间内平均分布。紫外线灯管安装高度应距离地面1.8~2.2米,且采取悬吊式方式进行固定,而非直接固定于墙壁上。
4.注意个人防护:工作人员需充分掌握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,确保当无人在场时才开启紫外线灯。同时,灯的开关应设置在房间入口处,并有“紫外线灯”明显标识,以免误开,增加暴露风险。
5.专人维护:医务人员每周使用75%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,发现灯管表面有污渍、灰尘时,及时擦拭;每半年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,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≥70μW/cm²为合格;更换新灯管时先监测,30W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≥90μW/cm²合格。强度监测方法按照强度监测仪的说明方法执行,并完成擦拭记录及监测记录。
6.规范记录:医务人员要根据产品使用说明给予足够辐照时间,并实事求是完善消毒记录,包括开始时间、照射时间及累计时间等信息。
总之,紫外线灯只有科学配置、正确安装、安全使用、规范管理,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。临床使用科室应加强使用与维护管理,院感科应对其管理情况实施监管,发现灯管损坏及时由后勤部门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回收,并按照有害垃圾进行处置,避免对人员及环境造成伤害。
|